邓爱民教授是旅游业界一位璀璨的巨星,多年来深耕于旅游行业,为我国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在邓爱民教授的大力指导和指引下,神州旅创旅游智业机构不断壮大,感谢邓教授的付出与抬爱。
邓爱民简介
邓爱民,男,1971年10月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旅游管理研究生导师组组长,MTA导师组组长;教育部学位办旅游专业硕士(MTA)评估专家;湖北省旅游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旅游条例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旅游标准化管理办法起草专家组组长;武汉市江夏区旅游局顾问、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局顾问、黄冈市旅游局顾问、同时还兼任多家酒店、旅行社和房地产公司投资与经营顾问,出版专著7部;教材10余部;获省部级奖2项,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等权威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各级政府和企业委托的规划项目一百余项。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研究领域: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地产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管理等
主讲课程:
博士生课程:《旅游哲学研究》;硕士生课程:《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旅游规划与开发实务》;本科生课程《酒店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世界遗产与旅游》。
主要经历:
1990年9月——1997年6月湖北大学旅游学院本科和硕士生学习
1997年7月——2002年6月湖北省旅游局工作
2002年6月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作
2006年9月——201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科研成果:
论文:
1、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及其策略研究,管理世界,2010.9
2、中国出境旅游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1.12
3、我国旅游投资研究综述与展望,经济学动态,2009.8
4、旅游企业的投资环境层次比较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0.7
5、旅游规划“创新内核”的一个探究,经济管理,2011.7
6、我国乡村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0.7
7、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构建问题探讨,农业经济问题,2013,2
等论文100余篇。
著作:
1、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2、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理论与实务,化工出版社,2012年12月
等专著7部
课题:
1、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机制研究2011LJ042 湖北省社科
2、中四角”无障碍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014027 湖北省社科
3、低碳经济背景下武汉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11047 武汉市社科
4、基于低碳视角下武汉城市圈生态旅游综合体联动机制研究13021 武汉市社科
5、《湖北省旅游条例》修订,湖北省旅游局
6、《武汉市旅游条例》修订,武汉市旅游局
7、《武汉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武汉市旅游局
8、《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湖北省旅游局
9、《武汉市宗教旅游总体规划》,武汉市旅游局
10、《武汉水乡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武汉楚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等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等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委托的旅游规划100多项。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1、《湖北省武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武穴市人民政府
12、《湖北省黄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政府
13、《湖北省竹山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政府
14、《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旅游局
15、《湖北省团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团风县人民政府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16、《武汉市新洲区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商务和旅游局
17、《武汉市江夏区乡村休闲游专项规划》,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
概念性规划:
18、《柏泉天主教堂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办事处
19、《林家大湾名人故里旅游区开发概念性规划》,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旅游局
20、《武汉金银湖生态旅游区开发概念性规划》,武汉市金银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21、《回龙山名人文化旅游区概念性规划》,湖北省团风县旅游局
22、《桃花源旅游区开发概念性规划》,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政府
23、《女娲山旅游区开发概念性规划》,湖北省竹山县旅游局
24、《武汉市金龙水寨生态园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武汉市蔡甸区旅游局
25、《中和彩色植物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局
26、《墨斗仙居养生区概念性规划》,武汉华欣集团
27、《商务会议综合服务区概念性规划》,武汉华欣集团
旅游策划:
28、《武汉索子长河“赏荷采莲”旅游项目》,武汉市蔡甸区旅游局
29、《策湖旅游区旅游规划创意方案》,浠水县人民政府
30、《麻城明山水库风景区旅游策划》,麻城市旅游局
31、《黄冈市游客服务中心策划简案》,黄冈市旅游局
32、《大别山文化生态养生谷项目策划方案》,黄冈市旅游局
33、《望天湖旅游区策划方案》,黄冈市浠水县旅游局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34、《龙泉山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流芳街办事处
35、《武山湖水生态旅游区开发总体规划》,湖北省武穴市人民政府
36、《横岗山生态旅游区控制性开发规划》,湖北省武穴市旅游局
37、《仙姑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湖北省武穴市人民政府
38、《策湖湿地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湖北省浠水县人民政府
39、《武汉景德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东西湖区柏泉办事处
40、《武汉水乡旅游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湖北楚都旅游控股集团
41、《白莲河生态旅游区度假开发总体规划》,湖北省白莲河水库管理处
42、《大崎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湖北省团风县旅游局
43、《湖北省通山县杨芳林蝴蝶谷·北山石林旅游区开发总体规划》,湖北省纽兰投资有限公司
44、《蟠龙民族文化城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东西湖区旅游局
45、《武汉天子山原生态旅游城开发总体规划》,华欣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东西湖区:
46、《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局
47、《武汉市东西湖区水景旅游发展提升规划》,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局
48、《慈惠街办事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西湖区慈惠街办事处
49、《东山新农村建设“扇形带”(“如花十景”)总体规划》,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
50、《武汉巨龙湖农业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东西湖区人民政府东山办事处
51、《武汉金银湖生态旅游区开发总体规划》,武汉市金银湖区旅游局
52、《武汉东西湖区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东西湖区城市规划管理局
最新规划:
53、《武汉市木兰寨养生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武汉石桥源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54、《武汉市江夏区绿海庄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灵山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55、《黄冈大别山民俗文化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黄冈市浠水县人民政府
56、《蕲春县雾云山茶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蕲春县雾云山茶叶有限公司
57、《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黄花院生态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江夏区黄花院花卉苗木良种场
58、《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株山生态茶庄概念性规划》,武汉万鹤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9、《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隆业生态苗圃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大花山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60、《武汉市江夏区武汉沙咀生态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沙咀农庄发展有限公司
61、《武汉市江夏区安山生态农庄概念性规划》,武汉仕杰绿化有限公司
62、《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樱花谷概念性规划》,武汉中科立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63、《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螃蟹岛生态有机庄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瑞农山林业生态有限
64、《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四季林农庄概念性规划》,武汉江韵园林有限公司
65、《武汉崇阳养生乐园旅游开发》,武汉马域西游仙境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66、《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归园山庄概念性规划》,武汉光谷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67、《武汉市江夏区绿海庄园概念性规划》,武汉市灵山寨生态农业公司
68、《武汉市江夏区舒安慢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武汉侨亚集团有限公司
69、《蕲春县檀林镇茶厂概念性设计》
70、《湖北七峰山生态旅游区核心景区总体规划》
71、《武汉市汽车旅游露营地发展总体规划》
72、《武汉市春阳农业示范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73、《武汉莲湖庄园概念性规划》
74、《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鳄鱼谷旅游概念性规划》
75、《湖北·罗田县李蟒岩旅游区总体规划》
76、《恩施大峡谷旅游景区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