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展开
  • 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佳园路           光谷国际大厦B座13楼
  • 网址:www.senzolc.com
  • 热线电话:027-87775100       027-87775101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生态旅游国家,通过对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其葡萄酒旅游、牧场庄园旅游等主要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得出澳大利亚在政府职能、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资源保护等方面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经验,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农业旅游的概念最早来源于欧洲,是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融合的新业态旅游形式,其发展动力源于农村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农业旅游已具相当规模[1]。农业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农业景观、休闲娱乐、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业产品以及购买农业产品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也称观光农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2]。 
  1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国土面积769万 km2,人口稀少,除沿海一些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外,广袤的内地基本都是小城镇和乡村。农业人口约90万,占总人口的4.5%,农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新南威尔土、维多利亚、南澳、昆士兰及西澳。全国牧地面积为43 860万hm2,林地约10 600万hm2,可耕地4 800万hm2,灌溉地162万hm2。 
  1.1 独特的动植物旅游资源 
  澳大利亚拥有超过378 种哺乳类动物、828种鸟类、4 000 种鱼类、300种蜥蜴、140种蛇类、2种鳄鱼以及约50种海洋哺乳动物。其中超过80%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蛙类为澳大利亚所独有,尤其是袋类异兽类,如袋熊,袋鼠等为世界独一无二,只吃桉树树叶的树袋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酷似鸵鸟的食火鸡,此外,黑天鹅、塘鹅、鹦鹉、鹦哥等鸟类种类繁多。同时,澳大利亚还是植物的王国,植物有12 000种以上。丰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发达的畜牧业旅游资源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为数不多的优质牧场,羊毛出口占世界贸易量的63.6%。以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3%,是一个典型的“草地畜牧业王国”。该国的版图很像一只大绵羊,故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为减少人为因素对于环境的扰动,牧场管理和生产完全实现机械化,例如在悉尼大学附属农场,只需2名工作人员利用现代设备可以为300头奶牛挤奶。所以,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加上天然的田园风光使农业生态旅游得天独厚。澳大利亚著名天堂农庄便是典型代表。据澳大利亚旅游局统计,牧场旅游在所有的旅游收入中大约占35%。 
  1.3 较高知名度的葡萄酒旅游资源 
  1788年,澳大利亚开始种植葡萄,到1810年开始进行萄酒酿造和销售。2008年,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六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四大葡萄酒出口国,葡萄酒产量达125 714百万L,出口量为71 417百万L[3]。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区巴罗莎谷位于南澳大利亚,共有40个葡萄种植园,欧洲移民于1842年开始在此定居,所以充满魅力的旧世界风情在这里依然保留着;巴罗莎谷拥有150处葡萄园和超过70个酒窖;亚拉河谷有40家葡萄酒庄;猎人谷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葡萄酒酿制区,以出产赛来雄和设拉子而享誉天下;天鹅谷位于宁静的天鹅河畔,柏斯的北面,是西澳州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2009年,有66万国际游客到澳大利亚参加葡萄酒旅游,有410万国内萄酒旅游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 
  2 澳大利亚主要农业生态旅游产品 
  2.1 葡萄酒旅游 
  澳大利亚大部分葡萄酒庄园将葡萄资源优势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对葡萄酒厂及葡萄酒产地的游览、参观以及访问,以体验其独特的葡萄酒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景观及文化活动[4]。2004年澳大利亚共有1 798 家酿酒厂,其中78%涉及旅游业务,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到澳大利亚远离城市的偏远酒庄,欣赏美丽幽静田园风光;参观各种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参与各种葡萄酒活动,例如自己采摘葡萄,并在葡萄酒专家的指导下亲自酿造葡萄酒;学习葡萄酒及品酒知识等各种富有体验、休闲、科技、文化内涵的葡萄酒旅游。 
  2.2 农场、庄园休闲旅游 
  澳大利亚有风格不同、大小不等,既具有欧洲大陆的古老传统,又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场。在农场内有羊和牛、马、鸸鹋和花卉、苗圃等各种动植物资源。游客在农场里进行各种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蔬菜、喂养动物、剪羊毛,学着挤牛奶、制作果酱、甩羊鞭,用农场的牛肉吃烧烤等。通过一系列参与性强的活动,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澳洲农庄的独特之处。游客还可以在大的农场里乘坐经改装过的拖拉机或干草车去牧场的田野中旅行,欣赏绿色的草原、湖面、辽阔的田野,呼吸新鲜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2.3 特色主题旅游:“内陆赶牛大行动” 
  游客戴上牛仔帽,穿好靴子,可以一连5 d像真正的牛仔那样生活在人烟稀少的内陆地区。沿着200多年前拓荒者前行的沙漠古道,从南澳州的乌德纳达塔到马里400 km的路途,将经过布满碎石的平原、隆起的沙丘、古老的丘陵、冒泡的泉水、神秘的咸水湖、干枯的河床和历史遗迹,帮助驱赶几百头牲畜,夜宿帐篷,体验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情怀和剽悍粗犷的生活方式。澳大利亚人崇尚自然,他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离不开自然,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澳大利亚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在这方面的教育。人们参加“赶牛大行动”这样的农业旅游,也是试图做到“不忘本”。 
  2.4 专项的旅游活动 
  澳大利亚皇家农展会是澳大利亚的一项独特且传统的大型*********农业展览会,将特产、游乐、特技、娱乐、传统结合在一起。时间为每年四月上旬开始,为期2周。目前,澳大利亚农展会每年都在奥林匹克公园内进行,整个展会包括传统娱乐项目、购物项目以及现代娱乐表演等。传统娱乐项目主要结合澳大利亚的农牧技术进行表演,比较有特色的有剪羊毛竞赛、挤牛奶、各种动物比赛等;传统展览销售主要以澳大利亚特色农作物为主,既有土特产还有土著艺术展;除传统的一些项目外,现在展览还有各种大型的游乐设备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让活动更加富有内涵。   3 澳大利亚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及启示 
  3.1 充分发挥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效应 
  农业旅游发展不是简单的农业开发加旅游开发,农业旅游的很多项目都涉及创意农业的范畴,其在普通的农业生产之中体现了旅游的特性,其在传统的农业开发和旅游开发之上又加入了其独特的创新性,澳大利亚的葡萄旅游就是加入了葡萄农业的创意[5]。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产业融合理论为指导,注重农业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效应,从而提升我国农业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 
  3.2 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整体开发 
  澳大利亚各级政府都非常注重对农业旅游的投入发展,重视葡萄酒旅游科学规划、进行整体开发。早在1997年,联邦政府国家旅游办公室就对澳大利亚葡萄酒酿造商联合会(WFA)提供了7万澳元的专项资助,制定并实施“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战略(NWTS)”[6]。我国政府要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科学规划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明确开发重点以及空间布局,建立相关法律,出台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交通、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功能体系的优化,提升产业整体价值水平[7]。 
  3.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综合作用 
  在澳大利亚,各种农业协会十分普及,既有按行业组建的,也有按地域组建的,并且农业协会与其他行业协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最终形成了多行业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的协会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只是依靠农民自身单打独斗,在市场经济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我国必须要组建相应的农业旅游行业协会,为农业生态旅游组织提供相关技术推广、共享信息、教育培训等服务支撑,并且加强了农业旅游主管部门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合作。 
  3.4 加大对农业科研投入与经营者的培训 
  澳大利亚农牧业之所以发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非常重视农业的科研投入以及科技推广。每个州和大学都建设有关农业方面的科研机构以及推广示范中心,其中50%的经费主要由州政府承担,26%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高等院校自身投入14%经费,还有部分来自商业企业投入;澳大利亚的农业教育十分普及,针对不同的对象分为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以及农业职业培训三大类,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市场机制,根据农业发展的特定需要,对农民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专题培训。 
  3.5 注重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对农业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却丝毫没有懈怠,在各方面都没有因为要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就肆意地破坏农业环境和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业旅游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破坏文化遗产为条件,必须注重以生态多样性保护为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对于旅游资源要进行科学的开发,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独特属性,用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另一方面,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对农业资源要进行良好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要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农业旅游的时候对自然环境一定要有特殊的保护,将农业旅游对当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得生态环境与旅游环境达到一定的协调[8]。其次,要注重生态旅游的文化和教育的研究和传播[9],同时加强村风民风改造,引导和教育村民发扬热情、淳朴、好客的传统美德[10]。休闲农业要可持续发展,除了坚持走生态路线外,还要多从他人经验中汲取精华,多创造条件,学习先进经验和理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11]。